雙非增選擇 可紓緩學額不足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4/08 07:32

分享:

分享:

深圳教育局前晚公布港澳學生可申請參加積分入學,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新措施可紓緩學額不足的壓力。(資料圖片)

雙非童問題自2001年後一直纏擾本港,由早期公院婦產科受壓至現時學額不足,產生的醫療、教育問題未獲解決。

有學者及議員認為,深圳教育局新措施或可紓緩學額不足壓力,至於返港就醫問題,專家則認為,家長對港醫療制度較有信心,相信雙非童仍會對本港醫療構成壓力。

自2001年莊豐源案後,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急劇上升,由2001年僅620名雙非嬰、翻數十倍至2011年的35,736名,令本港醫療負荷幾近「爆煲」,港府終在2013年由時任候任特首梁振英宣布公院全面停收雙非,公院壓力才稍獲紓緩。

然而,隨雙非嬰長大來港就讀,問題開始席捲學界,學額不足情況持續,深圳教育局前晚公布港澳學生可申請參加積分入學,享受內地免費義務教育,本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,新措施可紓緩學額不足的壓力。

然而,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,現難評估對香港影響,但相信深圳當局措施,令跨境童及家長選擇增加,亦是好事;惟北區有部分學校依賴跨境童生存,新措施或反令該些學校收生不足,憂面臨殺校風險。

【延伸閱讀】深圳寬港生入學 雙非童多拒回流

至於會否同時減少雙非童來港就醫?鍾劍華則認為,醫療屬另一回事,因內地醫療始終未及本港,內地家長對本港醫療制度有信心,而子女持本港身份證,亦享公立醫療福利,雙非童仍會對本港醫療構成壓力。

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亦指出,即使內地有深圳兒童醫院及港大深圳醫院,現時仍有不少內地童來港就醫;相信因對內地醫療制度缺信心,加上雙非童可享公院醫療福利,認為措施或對內地童來港就醫影響不大。他推斷,內地童來港就醫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,長遠或需待內地人思維轉變,對內地醫療制度有信心,才有望改善。

撰文 : 陳正怡 經濟日報記者